遷移啟示:
為服務更多廣大群眾我們決定把部落格搬到無名小站
以下是連結網址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awhitecrow
謝謝大家的支持!!
we 've moved to wretch.
please go to the following links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awhitecrow
Thank you very much!
Sunday, 18 November 2007
Tuesday, 13 November 2007
白烏鴉推薦的聖誕節禮品~ 5個品牌優惠折扣
Wednesday, 7 November 2007
【新品上市】 Fikabrod 手工羊毛小物

fikabröd
是一個 擁護手作 | 崇尚自然 | 傳遞溫暖 的羊毛氈品牌
紐西蘭羊毛 / 歐州設計/ 尼泊爾手工
每一件商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
純粹的手工 讓每個產出的當下都無法複製
猶如你我在這世界的獨特性一般
用消費傳遞溫暖
消費是一種形塑自我風格的過程,更是價值觀的展現。透過跨國的設計合作,我們一起協助第三世界國家保存傳統技藝、提高手工作品的附加價值,幫助他們脫離貧窮與失學的困境。藉由消費思維的轉換,你也可以溫暖地球另一端的家庭!羊毛氈是目前人類歷史記載中最古老的織品形式。
羊毛氈最早的歷史紀錄可以回溯到至少西元前6500年,於土耳其的一處遺址所發現的。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則找到了已高度發展的羊毛氈手工藝品,時間則可追溯到約西元六世紀。其實,關於羊毛氈起緣的傳說,許多不同的文化系統中都曾出現,如基督教系統裡的聖人傳說、蘇美人的神話,或是一般人最熟知的聖經故事--「諾亞方舟」裡也提及了羊毛氈的起源。
它不需要透過紡織或針織等方式加工處理,完全利用羊毛纖維的特性以加熱、潤滑、壓縮等方式,讓纖維自然纏結產生所謂氈化現象後所成的織品,完全一體成形,相當特別。
拜羊毛纖維獨特的還原性與彈性佳之賜,羊毛製品如作定期適當的保養 ,可較其他天然纖維與人造纖維製品更耐久。
Wednesday, 24 October 2007
【新品上市】+d (h concept) 介紹
【新品上市】葉朵設計 介紹

來自台灣的葉朵設計,新品在白烏鴉上市了,以下是他們的介紹。
YEDUO葉朵設計 /台灣
以細緻的觀察思考為莖葉,
捻會心一笑的趣味成花朵,
讓產品寓實用於妙趣,
設計的本質源自於對生活的細微觀察,
而美好的生活經驗常來自於細微處的小小貼心,設計師們從各種不同角度切入,希望無論是浪漫理性外放內斂,各種個性的你們都能從他們這裡發現屬於自己的快樂…
商品簡介︰

產品:180°倒轉筆
材料:金屬
尺寸:A 19.5×114mm充滿驚奇的專利倒轉筆芯設計,
只要轉各角度筆芯自然滑出,
即可書寫。
簡潔俐落的造型
搭配金屬的冷冽高雅,
像藝術雕塑品讓你愛不釋手的把玩!

產品:手工肥皂
材料:油脂、氫氧化鈉、水
尺寸:87×58×33mm
不安分的小滑鼠,
決定離開鼠墊,
他將探索不再平坦的道路......。
Monday, 15 October 2007
【新品登場】隱料什物 - 劉邦隱介紹

隱料什物
劉邦隱
2000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
2001~2003呂豪文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/ 臺北
2003~2005唐草設計有限公司 / 台南
2005~Now 獨立設計師
隱料除了是說這些是我劉邦隱的作品之外,也是指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材料。而什物是雜貨的意思,也與食物諧音,因為我希望作品能成為精神食糧。
筆的各種可能性去任意發展,把構想試做出來後就給它擱著,直到有一天當它讓我覺得看到這支筆好像想要講出什麼樣的話,訴說什麼樣的故事或感覺時,我才把它推出來。
就鉛筆來說,像文具店裡面有更多實用且便宜的鉛筆,因此我意不再滿足大家於書寫上的需求,我希望可以透過作品與一小段文字的搭配,帶出一種可以讓觀眾咀嚼的感覺,或許是一點好奇,再一點悸動,還有一點趣味。
所有產品是半手工制作,像鉛筆我是先跟廠商訂做鉛筆的半成品,也就是筆芯已經在裡面,筆桿也已經車成圓形,然後我再加以雕磨塑形,加上其他配件,以及表面的處理。所以我不是木工職人,也不是手作達人,我是設計師。
包裝參考了日本折形,我希望把產品包起來又不要完全包起來,留下一條縫隱約可以看到鉛筆,然人要用類似「剝開」的方式把筆與書籤取出,我希望這樣能呼應到「隱料」與「食物」的感覺。

【新品登場】一人工房 -林彥青 介紹
手工皮革製作設計師 - 林彥青Yen-Ching Lin
英國 London Guildhall Univisity. Silversmithing Jewellery , Allied Crafts d碩士
輔仁大學 織品服裝系
創作專業技能 :
皮包設計/手工皮革縫製/五金設計/皮包打板及製作/金工設計/配件表現技法
背景介紹.藝術家自述:
在求學的過程中 , 就決定把配件設計當成自己生活的重心和一生 努力的方向, 也以身為配件設計師為榮,, 雖然待過的公司也是一般所謂的傳統的產業 , 手工製作也占了生產流程的大部份 , 技術的傳承也是脫離不了師徒制 , 但在看到上中下游及產官學界的交流不足及人才的欠缺, 也看到臺灣設計的轉型及改變 , 讓我決定工作一陣子後, 決定去英國倫敦學習傳統的技法及最新的創意 .
在決定出國學習前,我了解到配件設計本身, 實務經驗是遠較如何設計重要的, 所以我把課程延長到二年多來就讀;一半的時間從最基本的焊接.敲打的技術下手, 以求能達到對金屬材料及加工技術的深入了解, 另一方面埋首於於碩士班課業, 期許自己在理論及實務上可以達到平衡, 另一個選擇倫敦為求學的都市原因,是因為倫敦為一國際性之大都市, 給我蒐集與吸收眾多的資料和訊息,因此在約二年半的求學過程中,利用課餘及放假的時間, 先後在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及 Cordwainers College 完成了手縫皮件以及機器縫製皮革的專業課程,滿足了自己對於配件設計師所應具備專業素養之要求
從回國到現在約有五年的時間 , 因專業能力及技術受到肯定, 有幸先後任職於國內自創皮包品牌的皮包設計師 , 也目睹到數位狂潮席捲我們的生活 , 因緣際會下中接觸到3C產業 , 參與相關一系列皮革設計課程及相關知識的傳授 , 當美學及美感的經濟在台灣變為顯學, 傳統工匠精神再受到重視 , 手工製作也大量運用在設計上 , 鑑於在台灣手工皮革及皮件設計¸ 相關的學習管道並不多, 所以想把這些年來所整理, 關於皮件設計的文字及作品集, 放在個人的網頁上與愛好者分享, 所以一人工房不單是一個皮件品牌 , 也是手工皮革愛好者及皮件知識分享的平台, 且在精神上繼承了台灣師傅的智慧及英國手工皮革的傳統 , 工房的作品從構思到完成完全不假他人手, 也就是一人工房名稱的由來.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